请输入
菜单

1.6.3 加劲肋详细

a) 自定义横肋类型

勾选后,“横向加劲肋”按钮亮起,点击进入横向加劲肋自定义界面,可对顶底板横向加劲肋、腹板竖向加劲肋、腹板纵向加劲肋进行调整,如下图:

 图  横向加劲肋

横向加劲肋的设置是根据填写的板厚变化而来,横肋的种类在“绘图设置-构造细部-加劲肋设置”中预先设好,在本窗体中,对于每一种板厚都可以填入不同的加劲肋的名字以选择不同的加劲肋形式和尺寸。

b) 自定义纵肋类型

勾选后,“纵向加劲肋”按钮亮起,点击进入纵向加劲肋自定义界面,可对纵向加劲肋按照其所在母板的不同厚度进行拆分设置,如下图:

 图  纵向加劲肋

纵向加劲肋的设置是根据加劲肋在纵向的位置来区分,顶板的中、边肋和底板的中、边肋都可以分别单独调整。点击“初始化”按钮,选择不同板厚所对应的加劲肋名称,以选择不同的加劲肋形式和尺寸,程序根据板厚变化位置自动计算初始加劲肋变化的位置。

c) 自定义平面布置

对于变宽、变高、变箱室等更加复杂的结构,程序提供更加详细的纵肋布置功能。勾选后,“加劲肋平面”按钮亮起,点击进入变宽梁纵肋详细布置界面,如下图:

图  纵向加劲肋

全桥纵向范围内,纵向加劲肋可以进行多次变化。纵肋在纵向的变化分界线为界面第一列,支持横梁中心线、顶/底板板厚变化线、自定义选线。纵肋被变化分界线截断后,每一个小段都可以设置不同的加劲肋类型和尺寸。

界面第二列将所有纵肋按照所在箱室编号以及位于顶/底板位置归类,并罗列出所有单根纵肋定位线。点击所需调整的箱室编号,可对此区域内的纵肋进行增、删、插入、调整间距等操作,如下图1;选择单根纵肋后,在下方对应表格中设定纵肋变化位置即横向切线,以及纵肋类型,如下图2:

 

        图1  按区域调整纵肋

 

   图2  设定单根纵肋

d) 自由布置水平肋

勾选后,“水平加劲肋”按钮亮起,点击进入自定义界面,可对主梁腹板水平纵向加劲肋进行调整,如下图:

 弹出的窗体中,上面为纵肋控制表格,点击“初始化”,会读取“板厚数据”界面中“水平加劲肋布置”区域内设定的参数对表格进行初始化填充。表格共有三列:

“纵肋位置”列,控制腹板纵肋的起终点位置。可填写纵肋在多跨内的位置,跨与跨之间用分号隔开;同一跨内,填写纵肋左右端部距离墩位线的位置,左、右间距之间用空格隔开。

“参考高度”列,控制腹板纵肋在腹板上的高度。当第三列“参考位置”选择参考上缘时,高度值从上到下取值;当第三列“参考位置”选择参考下缘时,高度值从下到上取值。表格的每一行只能设定一个高度的腹板纵肋。

“参考位置”列,控制腹板纵肋布置位置的原则,以及腹板纵肋所处位置在单跨内还是横跨中墩。选择参考上缘,则腹板纵肋设置在单跨内;选择参考下缘,则腹板纵肋横跨中墩。

窗体下方为实时更新的示意图,对表格中纵肋的修改会实时反映在示意图中,以便于可视化调整。

上一个
1.6.2 水平加劲肋布置
下一个
1.6.4 自定义过焊孔
最近修改: 2024-05-08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