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箱梁布置图包含两个模块,分别为“小箱梁布置图S”和“小箱梁布置M图”。前者表示单跨小箱梁布置图,后者表示多跨小箱梁布置图。
14.2.1 小箱梁布置图S
小箱梁布置图S参数输入界面和参数示意如图14.4所示。
图14.4
1) 参数输入
左分孔线距离S1:梁端与左侧墩位线之间的距离;
右分孔线距离S2:梁端与右侧墩位线之间的距离;
悬臂标注上移值D1:上边板悬臂宽度与上边板悬臂外缘线之间的距离;
悬臂标注下移值D2:下边板悬臂宽度与下边板悬臂外缘线之间的距离;
左右标注平移V0:左右两侧梁宽标注与分孔线之间的距离;
标准板宽:箱梁(T梁)预制宽度;
边板半宽:边板布板线到湿接缝的宽度,也就是边板减去悬臂的宽度;
梁结构形式:下拉菜单中有小箱梁和T梁两种;
选择边界线:选择界定构造边界的道路设计线、结构上下缘以及墩位线;
梁布板方式:可选择“扇形布置”、“平行布置”、“用户自定义”三种布板方式;
a) 扇形布置
选择扇形布置时,程序根据输入的湿接缝宽度范围和悬臂宽度自动均匀布置;
布板数修正:控制划板数量,输入1多一块板,输入-1少一块板;
悬臂尺寸控制:可选择“左右梁端控制”、“左右梁端加中间”、“悬臂最大值”三种控制方式;
左外边梁半宽:沿道路前进方向,左侧外边梁在墩位线处半宽;
右外边梁半宽:沿道路前进方向,右侧外边梁在墩位线处半宽。
b) 平行布置
选择平行布置时,控制方式与空心板类似,需要选择布板定位线,可选“桥面中线”、“道路设计线”或者“用户选择起始线”,见图14.5;
输入控制:可选择“设定湿接缝”与“设定悬臂宽”两种方式。选择“设定湿接缝”时输入湿接缝宽度V3,悬臂宽度输入设定范围;选择“设定悬臂宽”时,输入悬臂均宽V2,湿接缝宽度输入设定范围;
文字调整湿接缝宽:勾选后,每个湿接缝宽度可单独定义;
图14.5
c) 用户自定义
选择用户自定义时激活“选择梁中线”,选择已经在cad中定义好的线作为划板线。
2) 绘制支座
勾选该选项可对支座参数进行设置并绘制支座。主要用于为下部结构设计提供信息。
a) 参数输入
支座距梁端ZL:左侧支座与梁端间距;
支座距梁端ZR:右侧支座与梁端间距;
支座间距:单梁同一端两个支座的间距,梁中线两侧对称布置(斜交梁则中心对称布置);
支座尺寸:圆形支座的半径,方形支座的边长;
盖梁上边线:倒T形盖梁上边线与墩位线间距;
盖梁下边线:倒T形盖梁下边线与墩位线间距;
b) 圆形支座
勾选后采用圆形支座。
c) 标注支座位置
勾选该选项,则软件根据梁的布置绘制支座位置,用于下部结构的设计。该功能对变宽桥有较大用处。
3) 其他功能
a) 绘制表格
绘制如图14.6所示的梁体构造参数表。
图14.6
b) 绘制梁体
勾选该选项后,划板图中绘制梁体构造线,效果见图14.7。
图14.7
c) 绘制起始线
勾选则绘制布板定位线,不勾选时不绘制。
d) 左右标注倾斜
对于斜交梁的划板图,勾选该选项后梁宽倾斜标注,不勾则正交标注。
e) 悬臂(间距/分段)控制
勾选后悬臂按输入的分段数标注悬臂宽度,不勾选时按输入的悬臂间距标注悬臂宽度。
f) 悬臂标注中线
图14.8
g) 固定梁长(调整湿接缝)
勾选左湿接缝或右湿接缝时激活该选项,勾选该选项后梁长按“平行墩位线”、“梁端正交”或者“角度模数”三种方式固定长度;
h) 固定湿接缝宽_变梁宽
勾选后湿接缝宽度按输入的“湿接缝宽”固定,板宽随之变化;
i) 中横隔板
勾选后设置跨中横隔板,输入横隔板数量和角度时程序按跨径等分布置横隔板;选择横隔板线时从cad中选择定好的横隔板位置。
14.2.2 小箱梁布置图M
“小箱梁布置图M”可用于多跨小箱梁的布置图绘制,但同时也可绘制单跨小箱梁布置图,功能上涵盖了“小箱梁布置图S”,两者控制参数相似。
图14.9